汽车维修业呈现出明显的连锁化,借助互联网,发展取得了那些优势?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业已呈现出明显的连锁化发展趋势,很多电商巨头也纷纷加入这个红海市场,希望借助“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但汽车维修业从本质上说又与普通的零售或服务行业不同,它具有技术要求高、从业人员复杂、经营业户多样的传统服务行业特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汽车维修连锁化发展模式整体架构设计,希望能够将连锁化经营模式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汽车维修行业中,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汽车维修连锁化发展模式整体设计要以政府相关政策为指导,以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行业发展质量为目标,推进连锁化发展与汽车维修行业相结合,运用“互联网+”在运营管理方面的独有优势,提高业内企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行业转型提供基础和参考。基本思路如下模式要能实现汽车维修企业连锁化经营模式。行业转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所以在设计模式时要时刻注意结合连锁化管理与经营的特点,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模式要结合我国“互联网+”背景。当下我国信息化建设正飞速发展,“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在模式设计时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行政管理、物流配送、加盟店运营等方面引入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实现集约化发展。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性。设计的合理性是保证模式成功实施的基础,在设计之初,要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特点,设计符合行业发展的框架和内容。例如: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操作和管理方面的不规范,基于此本文在框架设计中重点提到了标准化建设内容,从总部到门店,从管理到运营,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化理念和建议。

第二,稳定性。好的模式结构应该有助于行业发展,经得起实践检验。稳定性是对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行业随着时间和规模的变化会对模式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挑战。稳定的发展模式和行业之间是互帮互助、互相促进的作用,一方面稳定的模式能够包容和消化业内各类问题,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行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也将促使模式进一步完善。

第三,科学性。任何发展模式都不能离开科学的发展理念。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政府制定的相关规范和要求,遵守行业规则,例如《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和各省市颁布的《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等,任何规范和要求准则的提出,都是国家和政府基于行业发展现状和目标给予行业、企业最有力的支持与引导,所以在建立模型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充分研究行业政策文件,明确政策导向。另一方面,模型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例如多种多样的定价策略和配送模式,或经济学中常用到的博弈论和层次分析法模型,这些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在模型中的运用,都可以为模型搭建提供重要支持。

  

第四,经济性。经济性是实现连锁经营的重要保障。连锁经营的核心就是规模化,规模化的重点是经济性。所以设计出的模式要能够尽可能的节省行业成本和投入,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也为规模扩张提供支持。结合我国汽车维修市场经营业户规模不等的情况,配送模式部分专门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配送模式特点,在层次分析法中将配送和投资成本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为企业配送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第五,高效性。良好的发展模式运作起来应该具有极高的效率,为管理和运营提供保障。一方面要积极采用新型技术和管理手段,例如在定价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实现快速市场调研,也可以在监督管理方面运用成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建立标准化经营体系,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协助高层领导快速掌握企业动态进行重大决策。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位置
  • 会员
  • 微海报